剑身剑隔
“剑身剑隔”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iàn shēn jiàn gé。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剑术高超,能够隔着东西挥舞,形容剑法或武艺非常高明。
其中,“剑身”指的是剑的本体,而“剑隔”则是指用剑在空中挥舞时形成的间隔或距离。这个成语通过比喻的方式,形象地描绘了剑术的高超和巧妙。
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五弦琴歌》,其中有“第一第二弦索强,即时酒狂笔势狂。连击三声不要忙,坐来吟诗兴味长。忽忆至交旧醉伴,或名丈人或号先生,文章卓荦昔未双,酒狂笔势当今豪。醉舞更觉人皆拙,大笑方知尔不痴。一声秦钟四海应,数句楚语千山惊。与君一见心期足,闲游虽晚犹吾生。”的诗句,虽然原诗并未直接出现“剑身剑隔”四字,但其中的意境和“剑身剑隔”所表达的剑术高超之意相呼应。
在现代汉语中,“剑身剑隔”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某人在剑术或武艺方面的高超造诣。
剑身一般多长
剑身的长度因剑的类型和设计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剑类型的剑身长度范围:
1. 短剑:长度通常在50\~80厘米之间,如日本刀中的太刀或小刀。
2. 中剑:长度通常在80\~120厘米之间,如日本刀中的三尺剑。
3. 长剑:长度通常在120\~160厘米之间,如日本刀中的大刀。
4. 超长剑:长度通常超过160厘米,如中国的“倚天剑”和“干将莫邪”,它们通常作为仪仗用剑或表演用剑。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类型的剑,其长度也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欧洲古代的长剑(Longsword)长度通常在110\~130厘米之间,而重剑(Flail)的长度则可能更长。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长度数据仅供参考,实际长度可能因剑的制作工艺、材料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同时,在使用剑时,务必遵守安全规定,避免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