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大吕是什么意思
黄钟大吕,又称黄钟,是古代中国音乐的一种音律体系,属于五声十二律的其中一律。它是仲尼之后孔门音乐的代表,也是《乐府诗集》中规定的正宫音调。黄钟大吕是一种庄重、高雅的音律,常用于宫廷音乐、礼乐、官方场合的音乐演奏。
黄钟大吕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黄钟大吕”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uáng zhōng dà lǜ。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音韵响亮、和谐,常用于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其中,“黄钟”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音调高亢的钟,“大吕”则指音调深沉的鼓。这个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下》中的“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曰:‘九龄而为乐,三月为叔父,殆所谓黄钟大吕乎?’”。
此外,“黄钟大吕”也可以用来比喻正当、权威、崇高,如胡适所言:“我们对于他们,除了敬爱,更应尊敬,不但尊敬他们的人格,并且要尊敬他们的感情。他们的仁义道德,是我们在人生要实行的,我们对于他们,便该用一种崇拜的态度,称他们为‘黄钟大吕’”。
总的来说,“黄钟大吕”这个成语蕴含着对高尚音乐和言辞的赞美,也用来比喻正当、权威、崇高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