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海南黑山羊

弹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番五次历史典故,三番五次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三番五次历史典故,三番五次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2024-12-03 02:55:44分类:知识浏览量(

三番五次历史典故

三番五次是指明代时期的一种税收制度,也被称为“三番五次法”或“三分五次法”。

明代的三番指的是商业税,原本是指海贸税,后来也包括内地的商业税。税率为7.5%。每次税期为三个月。

明代的五次则是指田赋税,也被称为“政租法”。明代官员每五年评估土地的价值,并根据土地价值来确定税额。税率为5%。

三番五次制度的实施,一方面有助于国家财政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对商业经济和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压力。这一制度在明代后期逐渐走向衰落,使得明朝财政状况恶化,也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三番五次历史典故,三番五次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三番五次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三番五次”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ān fān wǔ cì。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多次,形容重复多次。
      
      关于这个成语的出处,存在两种说法:
      
      1. 一种说法是来源于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九回:“他怕李逵出去捣乱,回来只见不见了李逵,吃了一惊,问道:‘我使的何人?’众人道:‘就是李逵。’那汉子慌了,道:‘既是李逵,我叫你认得他。’”这里的“三番五次”原意是指李逵多次回来找他的兄弟宋江,后来被引申为反复多次的意思。
      2. 另一种说法出自《西游记》第十四回:“孙行者辞了灵吉,驾筋斗云,径返翠云山,顷刻而至,那上下一家子十分欢喜,即命排筵谢宾,大设宴席,看他师徒个个大摆筵席,虽无龙蛇大味,却有几分果品菜蔬,且是热闹。”这里的“三番五次”原指孙悟空多次离开又回来,后来用来形容反复多次。
      
      “三番五次”在句子中可作谓语、状语,含贬义,多用于形容反复多次。例如,“他三番五次地请求老师给他补习功课。”

联系我们

海南临山鸿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 :海南省市辖区临高县加来农场兰联作业区第七队

服务热线:0898-28288763

联系电话:15348883678

联系邮箱:8022105@qq.com

网址:www.hainanshany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