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海南黑山羊

弹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受宠若惊历史典故(受宠若惊成语故事)

受宠若惊历史典故(受宠若惊成语故事)

2024-12-01 18:42:36分类:知识浏览量(

受宠若惊历史典故

"受宠若惊"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因突然得到别人的宠爱或重视而感到非常惊讶和不安。这个成语出自于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宋书·王彦章传》。据传,当时王彦章作为刘义隆的幕僚,努力工作,为国家出谋划策,结果却被刘义隆忽视。后来,王彦章被派去和北魏联姻,成为北魏太子拓跋浚的妻弟。这时,刘义隆才意识到王彦章的能力,非常后悔没有好好重用他,于是派人去北魏取回王彦章。王彦章非常诧异,不敢相信刘义隆会如此重视自己,因此他说了一句"臣之有罪,受宠若惊"。从此,"受宠若惊"成为汉语中常用的成语,形容对突然得到别人的宠爱或重视而感到非常惊讶和不安。

受宠若惊历史典故(受宠若惊成语故事)

受宠若惊成语故事

“受宠若惊”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讲述的是齐桓公得到贤士管仲的辅佐后,大展宏图,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国。然而,在齐桓公得到利益之后,他并没有忘记身边的小臣管仲,反而更加尊重和喜爱他。
      
      有一天,齐桓公在宫中设宴,庆祝自己的生日。当时,有一位名叫宾胥无的乐师也在场。当齐桓公赐酒给宾胥无时,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地位显赫而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相反,他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份赏赐,并且对宾胥无说:“作为一个乐师,能够得到国君的赏识和赏赐,我真是受宠若惊啊!”
      
      这个故事后来就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受到别人的恩惠或赏识后感到非常惊喜和感激的心情。因为“受宠若惊”这个成语正是从这个故事中提炼出来的。
      
      此外,“受宠若惊”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他人的赞扬、赏识或帮助时,感到非常荣幸和激动的心情。这种心情可能源于一种自卑感,即觉得自己不值得被如此重视和赞赏;也可能是因为一种自尊心,即不愿意辜负他人的期望和信任。
      
      总的来说,“受宠若惊”是一个充满感激和惊喜情绪的成语,它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谦虚和感恩的心态,不要辜负了那些对我们有恩的人。

联系我们

海南临山鸿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 :海南省市辖区临高县加来农场兰联作业区第七队

服务热线:0898-28288763

联系电话:15348883678

联系邮箱:8022105@qq.com

网址:www.hainanshanyang.com